返贫的菲律宾做错了什么?
半个世纪前,菲律宾还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,到了今天,却穷到要靠本国女性出国,去当佣人赚钱的贫穷国家,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?
一句话概括就是:菲律宾实在是太听美国人的话了!
最开始,菲律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,而是由7000多个海岛,和上万个部落组成,后来大航海时代,西班牙人来了以后,靠殖民把这些岛和部落合并成了一个国家,并从此统治了菲律宾300年。
后来在1898年,美国也参与进来了,美国和西班牙打架,美国海军本来就强,结果当然是西班牙败,最终美国把菲律宾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。
到了1913年,美国出了个安德伍德西蒙司法,允许菲律宾商品,几乎能零关税进美国市场,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,菲律宾对美的出口,从20世纪的3200万美元,暴涨到大萧条前的1.6亿美元。
而这些贸易中的90%是糖椰、肉、麻、烟草这四样。这些农产品物美价廉,刚好能满足美国这个工业大国的需求。所以,整个美国资本家扶持当地的亲美势力,到处开垦土地,强征劳工,硬是把整个菲律宾搞成了一个大型种植园。
展开剩余80%结果就是菲律宾的农业经济是发展起来了,但完全依赖于美国,还想一直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撒手。然而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,美国马上开始搞贸易保护,菲律宾的好日子也到头了,1932年,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尔霍斯切割法案,这个法案目的就是让菲律宾独立。
没想到菲律宾的买办庄园主们竟然集体反对,美国没办法,只能不断提高关税,逼得菲律宾人接受了十年后独立的安排。
到1946年,美菲才算正式分手,但美国搞了个贝尔贸易法案,这个法案既保证了美国资本,在菲律宾投资里的话语权,还把菲律宾的货币比索跟美元绑在一起。说白了,就还是接着对菲律宾搞经济上的控制。
菲律宾那边一直没有放弃加入美国的想法,虽然没有成功,但在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作为当时整个亚洲和美国最亲近的国家,菲律宾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大后方。
朝鲜战争刚结束,越南那边又打起来了,菲律宾借着美国给的经济扶持,还有战争催出来的巨大需求,经济一下就起飞了。
到了60年代末,菲律宾的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,那时候中国和韩国的人均GDP还不到100美元,相当于一个菲律宾人挣的钱,比10个中国人加起来还多,当时在整个亚洲,菲律宾的经济水平也就仅次于日本。
菲律宾的政体全盘照搬美国,三权分立、民主宪政、司法独立,所以当时的菲律宾被称之为亚洲民主之窗,是美国最为得意的民主样板间。当时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,还被称之为“东方小纽约”,繁荣程度仅次于日本东京,远超北京上海。
1969年,就有国际机构预测,50年之后,菲律宾会成为世界第十大强国,跟法国、英国、意大利这种欧洲列强肩并肩。然而没想到的是,到了1986年,菲律宾的人均GDP,却从1000美元下降到了598美元,已经沦落到了和越南差不多的水平。
问题出在两个字上:短视!
菲律宾的政府和产业相关人士都极其短视,在通过美国扶持取得了工业化的初步成功后,他们并没有像日韩那样花大力气搞产业升级,反而继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玩命狂奔,自己卷自己。结果就是,出口数据一路上涨,但本国劳动者的收入却没有任何提升。
60年代中期,菲律宾的人均收入被韩国超越,70年代后期被马来西亚超越,80年代被泰国超越。国际经济组织开始频繁发出警告说,菲律宾的发展模式呈现出,典型的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的特征,具体表现在低储蓄率、低投资率、低增长率,以及产业不振和农村发展停滞。
然而,时任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不为所动,依然在不断上马新项目,而且为此借了大量国际贷款。从1975到1982这7年,菲律宾的外债规模从31亿美元飙到了245亿,每年光是用于偿还外债的资金就占到了国家外汇收入的42%,到了后来甚至连利息都付不起了。
1983年,菲律宾经济爆发严重危机,马科斯紧急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求援,而该组织不出意外的提出了放款要求,也就是放开市场、自由贸易,尤其是国内通信、交通、金融等领域必须全部向外资开放。其实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这些产业你们把握不住,让我们美国资本来。
马科斯表示,外资可以进来,但必须给我打钱。说白了,就是不管哪国资本来菲律宾做生意,都要给马科斯家族上贡10%,最终因为马科斯吃相太难看了,不得不带着上百亿美元资产逃到了美国,而他留下的菲律宾呢?已经成了外债高达265亿美元的老赖。
因此,当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,输光了的菲律宾毫无反抗之力。1998年,菲律宾货币贬值近40%,3072家企业停产、减产。股市直接从3447点跌到1092点,平均跌幅高达61.8%。唯一继续增长的只有外债规模和失业人口。
1998年底,菲律宾外债总额已经高达478亿美元,相当于GDP总值的73%,而总失业人口也突破了314万。
进入21世纪后,历届菲律宾政府不断强调要加强制造业发展,改善本国营商环境,增加就业岗位,但基本都是雷声大于点小。由于低端制造业丧失竞争力,高端制造完全没升级,到2015年的菲律宾的农业和工业占GDP的份额,分别从1980年代超过20%和40%,掉到了只有10%和33%。
本来,到2017年,中国就成为了菲律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,要是跟着“一带一路”一起发展下去,对菲律宾的经济带动作用之下,走出泥潭指日可待。然而,这几年菲律宾老跟咱们碰瓷,背后全是美国在支招儿。他们故意这么干,一是想捏造出我们有威胁的假象,二是想靠抹黑我们的国际形象,给美国递投名状表忠心,还想着能从美国那儿再捞点经济、军事上的帮助,盼着能重回60年代经济腾飞期。
结果呢,什么都听美国的菲律宾,最终活成了“世界的笑话”!
发布于:北京市